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关于做好重点地区科技金融服务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重点地区科技金融服务的通知》,指导和推动北京、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科技要素密集地区做好科技金融服务。《通知》就加快推进重点地区率先构建适应科技创新的科技金融体制,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提出了相关要求:一是整合各类政策资源支持科技金融发展,完善企业科创属性评价、投融资对接、风险分担补偿等机制。二是提升金融支持强度和水平,用好用足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扩大辖区科技型企业贷款投放。将承销和投资科技型企业债券情况纳入科技金融服务效果评估,推动科创票据发行规模增长。三是围绕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需要,提高对辖区内科技型企业、重点科技项目、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和集群的金融支持力度。四是探索科技金融新模式,聚焦“贷款+外部直投”、并购贷款、科技保险等重点业务,打通业务堵点,提升服务效能。五是为各类金融机构、科技中介服务组织、高校院所等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加强信息共享和服务联动,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六是建立科技金融数据共享平台,引导企业征信机构创新科技金融领域征信增值产品,加强信息技术运用,提升科技公共信息共享和使用水平。七是建立健全区域科技金融服务效果评估机制,加强评估结果运用,形成正向激励。
(来源:中国政府网)
中国人民银行: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上线试运行
2024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发建设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上线试运行。资金流信息平台主要服务于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参加平台的金融机构目前主要是具有结算账户服务资质的银行类机构,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信用联社等。目前共有31家金融机构参与试运行服务。中小微企业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时,可授权金融机构通过资金流信息平台查询该企业某一资金账户的资金流信用信息。中小微企业也可通过此平台查询本企业的资金流信用信息。资金流信息平台提供资金流信用信息报告和资金流信用信息明细汇总两类产品服务。资金流信息平台为中小微企业建立专属数据账户,并自主决定是否向金融机构共享。企业登录资金流信息平台(https://www.cfcii.org.cn/),通过身份验证后进入其数据账户,委托信息提供机构(开户银行)提供本企业的某一或多个资金账户的资金流信用信息产品,并可授权信息使用机构(贷款银行)查询。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生态环境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
10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生态环境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从加大重点领域支持力度、提升绿色金融专业服务能力、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强化实施保障四个方面提出19项重点举措。《意见》明确,聚焦美丽中国建设实际需要,统筹谋划一批标志性重大工程项目,加大对接融资支持。按照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要求,围绕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重点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生态保护修复等重点领域,搭建美丽中国建设项目库,有效提升金融支持精准性。《意见》强调,要着力提升金融机构绿色金融服务能力,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要立足职能定位,通过完善工作机制、优化流程管理、推动金融科技应用、强化队伍建设等健全内部管理体系,提升绿色金融供给质量。持续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发展绿色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等绿色金融产品,强化绿色融资支持。聚焦区域性生态环保项目、碳市场、资源环境要素、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项目、多元化气候投融资、绿色消费等关键环节和领域,加大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力度。《意见》提出,要强化实施保障,发挥各部门政策协同合力。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完善政银企对接平台和政策保障体系。完善配套基础制度,推动建立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健全碳核算标准和方法。优化激励约束机制,对绿色金融政策实施情况开展评估。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对重点领域项目融资情况的监测分析。
(来源:中国政府网)
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再担保合作业务累计突破5万亿元
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成立六年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积极引领体系合作机构共同发力,持续加大对普惠领域服务力度,对缓解小微、“三农”融资难、融资贵作出了积极贡献。截至2024年9月末,融担基金累计完成再担保合作业务5.03万亿元,其中当年完成再担保合作业务1.05万亿元。一是政策导向突出。聚焦支小支农主业,截至2024年9月末,融担基金当年新发生支小支农业务规模占比98.88%,其中单户500万元及以下业务规模占比76.51%,较国家政策要求分别高出18.88、26.51个百分点。突出就业优先服务导向,累计服务各类市场主体超过440万户次,稳定市场主体就业超过4400万人次,其中当年服务市场主体约80万户,稳定市场主体就业超过960万人次。积极支持科技创新,引导体系加大对科技创新类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8月份以来已有23家省(市)成功备案“科技创新担保计划”业务83.09亿元。二是业务覆盖面大幅提升。截至2024年9月末,融担基金业务合作覆盖除港澳台地区外的所有省域机构,加入融担基金再担保业务合作体系的市县担保机构超过1500家,合作业务累计覆盖2663个区县。三是融资成本继续下降。推动合作业务综合融资成本逐年下降,2024年1-9月,融担基金再担保合作业务的平均担保费率和平均贷款利率分别为0.72%和4.31%,较开业初期2019年下降0.47、1.58个百分点。四是银担合作不断优化。持续深化银担风险共管机制,2024年1-9月,银行分险业务规模占比达92.99%,较开业初期增长了近一倍。积极发挥银担双方各自风控优势,持续迭代升级银担“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模式,不断推动银担合作业务风险防控水平提升,有效平衡政策性担保功能作用发挥和风险容忍度。截至2024年9月末,融担基金再担保合作业务累计代偿率为1.59%,业务风险保持较低水平。
(来源:国家融资担保基金)
深圳:深圳担保集团“深担e贷”数智普惠产品正式上线
深圳担保集团创新推出“深担e贷”数智普惠产品,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高效提高普惠金融覆盖面,力图最大程度解决中小微企业在传统贷款申请中,流程长、申请材料多、反馈不及时等融资痛点、堵点。该产品特点如下:一是一键申请,融资无忧。以用户为核心,企业只需扫码授权,即可使用从贷款申请到额度初核的全流程线上服务。无需反复跑腿,金融服务“触手可及”。二是极速审批,效率为王。采用先进的数据评估技术,可实现贷款申请的快速审批。企业从提交申请到初步担保额度出炉,最快仅需5分钟!让资金更快速到位,助力企业把握每一个发展机遇。三是高额授信,助力成长。“深担e贷”最高可达300万元的担保额度,充分满足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四是专属服务,精准对接。除了高效的线上服务外,“深担e贷”还配备了专业的服务团队,从申请咨询到后续跟进,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确保企业需求得到及时响应和精准解决。
(来源:深圳担保集团)
四川:四川普惠担保签约50亿元“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
10月23日,四川普惠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四川省信用再担保有限公司与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签订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蜀担快贷—成行惠企贷”合作协议,该业务为“总对总”批量担保模式,合作规模50亿元。该业务将资源集中投向科技创新领域,主要服务纳入“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在“总对总”批量担保先放款、后备案模式下,年担保费率最低仅0.6%,降幅达40%,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将为科技创新类企业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融资担保支持。
(来源:四川再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