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办法》进一步完善了评价内容,聚焦工作重点,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服务供给,优化信贷结构,落实尽职免责、绩效考核等内部激励约束机制,推动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办法》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监管评价体系由信贷总体投放情况、成本及风险情况、服务结构优化情况、激励约束机制情况、合规经营及内控情况、服务地方经济情况等评价要素构成。各项评价要素下设若干评价指标。每项评价要素得分由评价指标打分和监管人员专业判断综合得出。按照各指标加总得分,小微金融监管评价结果将被划分为四个评价等级:评价得分在90分(含)以上者为一级;得分在[75,90)区间者为二级;得分在[60,75)区间者为三级;得分在60分以下者为四级。《办法》明确评价结果作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相关的政策试点、奖励激励的主要依据,优先选择或推荐评价结果为一级或二A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评价结果为三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应要求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加强监管督导;评价结果为四级,或合规经营、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评价指标中扣分较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相关现场检查中应作为重点检查对象。
(来源:中国政府网)
福建:融资担保“贷动”科技创新蓬勃发展
福建省财政厅印发通知,部署落实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提高对科技创新类中小企业的风险分担和补偿力度,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实施后,科技创新类中小企业单户担保限额由1000万元提高至不超过3000万元,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分险比例从20%提高至最高不超过40%,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与省级再担保机构约定代偿赔付上限从4%提高至5%。通过提高担保额度和风险分担比例,更好发挥政策性担保功能,助力科技创新蓬勃发展。
(来源:福建省财政厅)
四川:《四川省现代化产业发展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管理暂行办法》
11月27日,四川省财政厅、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四川省商务厅、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四川省体育局、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印发《四川省现代化产业发展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管理暂行办法》。省风险补偿资金池按照“1+N”模式进行运作。“1”是指整合清算后统一设立省风险补偿资金池,实行模式、标准、管理“三统一”;“N”是指按产业重点支持方向分设的多个子产品。子产品统一采用“政银担”风险分担模式运行。即对于符合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业务合作条件的项目,采用五方共担模式,即由省风险补偿资金池、合作银行、合作担保机构、四川再担保、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各承担20%的风险责任;对于不符合条件的项目,则由除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外的其他四方各承担25%的风险。在财政贴息方面,对省风险补偿资金池支持的企业,省级财政按照年化1.5%给予贴息支持,贴息标准将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在担保费补贴方面,设立了双层补贴机制:一是对省级合作担保机构开展的担保费率低于1%(含)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省级财政给予一定比例担保费补贴;二是对自主出台融资担保增量降费奖补政策给予本地合作担保机构一定比例担保费补贴的市(州),省级财政通过因素法切块资金的方式给予支持。在再担保费补贴和风险补偿方面,对纳入四川再担保备案的省风险补偿资金池项下业务,省级财政提供两类支持:一是对开展的实际年化再担保费率在3‰以下(含3‰)支小支农业务给予适当再担保费补贴;二是对代偿补偿给予分类风险补偿,其中对500万元及以下的业务和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业务代偿补偿给予80%风险补偿,其余业务代偿补偿给予50%风险补偿。在风险控制方面。设置补偿上限,省风险补偿资金池对合作担保机构、合作担保机构对合作银行分别设置相应比例的补偿上限。设置叫停机制,对合作银行逾期90日以上的不良贷款占比达到4%的,暂停新增贷款投放。建立产品撤销机制。
(来源:四川省财政厅)
江苏:《江苏省“小微贷”工作方案(2025—2027年)》
12月16日,江苏省财政厅印发《江苏省“小微贷”工作方案(2025—2027年)》。《方案》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三年。江苏省财政厅对“小微贷”政策进行优化完善,旨在引导金融机构加力服务小微企业,助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贵、慢问题。新方案中,再担保费率由0.2%/年降至0.16%/年,进一步向体系合作机构降费让利。“小微贷”产品明确投向江苏省内“两无四有”的小型、微型企业,优先支持“首贷”和初创期、成长期企业,单户贷款额度最高为1000万元,满足企业短期资金(一年以内)周转需求,贷款利率不超过贷款发放时LPR+80个基点,且不得收取额外费用,担保费率为0.4%/年(其中省财政补贴一半),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来源:江苏省财政厅)
湖北:全国首个省级“党建增信”融资担保产品湖北“再担红担贷”首笔贷款落地
12月26日,湖北省首笔“再担红担贷”落地。“再担红担贷”由湖北宏泰集团所属省再担保集团推出,是全国首个覆盖全省新型政银担合作体系的党建增信专属担保产品。此次贷款,由湖北省科担公司和湖北国创担保公司联合承保,按照湖北省再担保集团40%、担保公司20%、华夏银行20%、地方政府20%进行风险分担。在原有担保贷款模式上,增加“党建增信”评价指标进行加分项评议,给予授信额度相应上浮,并开辟快速审批通道提高效率。“再担红担贷”对注册在湖北省内且设立基层党组织的小微企业,提供最高1000万元、最长36个月的贷款担保,让红色信用变企业发展“红利”。湖北省再担保集团构建起“企业党建—企业信用—银行授信—担保增信”联动机制,在满足基本准入条件下,根据企业党建信用评价结果,对党建工作优秀、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出色、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较好的企业,通过“党建增信”信用加分,提升企业整体信用评级,可享受渠道绿色融资、给予较高担保额度、更长还款期限或较低担保费率。
(来源:湖北省再担保)
山东: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推进可信数据空间建设 赋能体系高质量发展
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数据局印发《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文件精神,通过数据共享和能力开放持续推动全省担保体系可信数据空间建设。一是率先实现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业务数据市级共享。在承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下发数据基础上,按照三级体系数据共享原则编制了数据接收、清洗、加工和分发自动化实施方案,目前已在潍坊、临沂、烟台完成数据落地,解决了山东省体系成员备案数据回流机制缺失等问题。二是推进自有数据资源体系内开放共享。将掌握的全省2700多万户企业数据与自身的业务数据进行了全面治理,加工形成6项数据产品,支持全省担保体系成员免费使用,有效降低了体系成员数据使用成本;三是推动数字化风控能力提升。山东担保集团将自身研发的风险预审系统和科创信用评分模型通过接口方式向体系成员开放,并与潍坊、临沂等地方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实现对接,截至目前已完成调用1100余次。企业在当地平台申请担保服务时,可实时调取集团的预审结果和评分模型,解决了企业在各系统间重复登录问题,有效提升了客户体验。
(来源:山东担保集团)
河南:中原再担保集团签约华为云共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云基座
中原再担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华为云将为中原再担保集团提供包括分布式存储、金融云底座、同城双活灾备等在内的多项技术支持,构筑灵活、可靠、自主可控的金融分布式技术生态。同时双方将在大数据风控、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共建河南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云基座,构建更加安全、高效、智能的普惠融资担保服务体系。中原再担保集团以大数据风控体系创新为战略引领,按照“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算”的建设思路,持续拓展优化“中原数智再担”平台功能,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大数据风控云平台建设,推进“数据+算法”“模型+策略”等人工智能(AIGC)技术应用,探索与金融科技在普惠担保业务的协同,推动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逐步实现线上线下业务模式向“数字化运营+智能化风控”融合,提升风险管理质量,降低风控成本。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