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担基金:2025年上半年业务开展情况
2025年上半年,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新发生再担保合作业务规模8254.56亿元,服务市场主体63.77万户;在保业务规模1.72万亿元,在保客户140.18万户。一是聚焦支小支农主业。上半年,融担基金新发生支小支农业务规模8164.93亿元,其中单户500万元及以下业务规模6562.22亿元,分别占全部合作业务规模的98.91%、79.50%,较国家政策要求分别高出18.91、29.50个百分点。截至6月末,合作业务累计覆盖2727个区县,较上年同期增加88个。持续强化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服务,上半年新发生乡村振兴担保业务34.39亿元、支持户数4914户,覆盖重庆、湖北、广西、湖南等10个地区。二是积极服务促进就业提振消费。上半年新发生再担保合作业务支持就业人数约686.30万人次,工业、批发业、建筑业、农林牧渔业和零售业等五类行业支持就业人数合计占比达到79.61%。三是精准扶持科技创新。上半年完成专项计划业务894.41亿元,支持户数2.20万户,较去年全年分别增长132.36%、114.99%,其中小微企业业务规模833.27亿元,占比93.16%;单户1000万元及以下、单户500万元及以下支小支农业务规模占比分别为90.40%、59.49%。四是坚持做好风险防控。上半年新发生银行分险业务规模8042.84亿元,占比达到97.44%,较上年同期提升4.86个百分点。截至2025年6月末,融担基金再担保合作业务累计代偿率为1.64%,其中2025年上半年代偿率1.72%,代偿风险总体可控。
(来源: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网站)
福建:《关于提升创业质量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八条措施的通知》
7月11日,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印发《关于提升创业质量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八条措施的通知》,其中《通知》提出: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吸纳就业,符合条件的按招用人数给予每人不超过1000元、总额不超过3万元的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在缓解创业融资难题方面,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企业最高不超过400万元,个人最高不超过3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落实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支持,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单户授信上限可提高至5000万元。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创新创业信贷产品,在授信额度、贷款利率、担保条件等方面给予适度倾斜支持,为初创期高层次人才、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创业主体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来源: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
广东:《广东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专项资金实施细则》
7月16日,广东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广东省财政厅印发《广东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专项资金实施细则》的通知。降费奖补(含担保费补贴和再担保费补贴)和代偿补偿资金共15亿元,支持对象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2025年度至2027年度参照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业务标准开展的、单户担保金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银行贷款类融资担保业务,担保对象为小微企业和“三农”市场主体。《细则》明确:一是担保费补贴的支持范围是省融资再担保公司及其与其他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合作开展、平均年化担保费率不超过1%(含)的业务,业务发生地为江门、惠州等15个地市。省财政按不高于业务发生额0.4%(含)的标准予以奖补。二是再担保费补贴的支持范围是省融资再担保公司开展的再担保业务。省财政按不高于业务发生额0.2%(含)的标准予以奖补。三是代偿补偿的支持范围是省融资再担保公司及上述15个地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业务,标准分别是:参照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业务标准开展的再担保业务,省财政按不高于实际代偿损失的50%(含)给予省融资再担保公司补偿;未经省融资再担保公司分险且机构年度代偿率不高于4%(含)的直保业务,省财政按不高于实际代偿损失的20%(含)给予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补偿。《细则》有效期3年,实施范围不包括深圳市的融资担保机构。
(来源:广东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网站)
江西:江西省融资担保集团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十四条举措
江西省融资担保集团印发《关于支持民营经济组织融资的若干措施》,引导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保持民营经济1000亿元担保贷款规模,平均综合担保费率控制在1%以下,为江西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金融活水”。《措施》提出:一是坚守主责主业,专注支持民营经济。在担保对象上,国有企业不再纳入集团借款类担保业务与体系再担保业务合作范围。在业务结构上,明确支小支农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95%,其中单户500万元及以下业务占比超50%。在支持领域上,全力支持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和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二是创新服务模式,提升融资担保获得感。大力推广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个人创业担保贷,持续做大银担数智贷、文企担保贷、文旅担保贷等纯信用担保产品。引导体系合作机构积极为省直部门发布的“白名单”内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加快建设省级数字化分中心业务管理平台,通过数据互通、科技赋能,大幅提升担保效率。加快实施财园信贷通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财园信贷通业务与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融合质效。三是降低融资成本,保持合理较低费率。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平均综合担保费率控制在1%以下。集团对“专精特新”企业及“1269”行动计划白名单企业实施差异化收费减免政策。提高再担保合作机构授信使用率,对符合条件的融资担保业务应备尽备,并通过五级分险机制减轻代偿压力,释放担保能力。健全银担长效合作机制,联动合作银行降低贷款利率。
(来源:江西省融资担保集团网站)
湖南:《湖南省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贷款风险补偿实施办法》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湖南省财政厅、中共湖南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湖南监管局印发《湖南省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贷款风险补偿实施办法》。《办法》明确:一是企业可自主选择采用信用贷款、信用担保贷款或两者组合,贷款期限不超过3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纳入风险补偿范围的信用贷款额度不超过1000万元,信用担保贷款额度不超过3000万元,贷款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科技型企业,纳入风险补偿范围的信用贷款额度不超过300万元,信用担保贷款额度不超过1000万元,贷款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二是信用贷款合作银行贷款利率在放款日最近一期公布的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基础上,加点幅度不超过140个基点。省级和实施区域原则上按照不超过贷款本金损失的70%给予合作银行风险补偿。若合作银行省级机构全省知识价值贷款业务不良率达到3%,省级运营管理机构向其发送风险预警提示;若合作银行全省业务不良率达到5%以上(含),暂停该合作银行所有分支机构的新增业务(续贷业务除外)。若实施区域业务不良率达到10%(含),由省级运营管理机构向实施区域发送风险预警提示,并于6个月内采取措施压降业务不良率,若6个月后业务不良率仍超过10%(含)的,由省级运营管理机构实施区域熔断,实施区域不得新增贷款(续贷业务除外)。三是信用担保贷款利率在LPR基础上加点幅度不超过90个基点,担保费率原则上不超过0.5%/年,单笔期限不超过3年。银行按不低于贷款金额的30%、合作担保机构不高于贷款金额的70%分担风险责任。省级和实施区域分别按照不超过逾期未清偿本金余额的5%给予合作担保机构风险补偿。对科技型企业中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承担国家科技项目的中小企业,省级和实施区域不予风险补偿;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依托“创新积分制”筛选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和实施区域分别按照逾期未清偿本金余额的2%给予合作担保机构风险补偿;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本办法规定的其他科技型企业,省级和实施区域分别按照逾期未清偿本金余额的5%给予合作担保机构风险补偿。若单个实施区域信用担保贷款代偿余额超过该实施区域信用担保贷款担保余额的10%(含)后,暂停该实施区域合作担保机构的信用担保贷款风险补偿业务。
(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网站)
江西:《关于优化“财园信贷通”工作的实施意见》
江西省财政厅研究制定了《关于优化“财园信贷通”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贷款推荐更灵活。《意见》明确,“财园信贷通”增量贷款由地方“财园信贷通”协调领导小组采取“白名单”方式推荐,同等条件下优先将“1269”行动计划重点产业链企业纳入“白名单”。同时,明确负面清单,不得为房地产开发经营、金融和类金融企业、国有企业,以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不符合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备案要求的企业提供贷款。二是风险控制更有力。《意见》明确,合作银行、担保公司应对企业基本条件进行审核确认,并按规定开展尽调审批。合作银行要严格落实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管理要求,担保公司要加强业务风险管理,强化风控审核,提升贷款质量。引入金融大数据强化风险防控,为贷前贷中贷后管理提供支撑,鼓励对评分等级高的企业优先审核、优先放款。三是办理过程更便捷。《意见》明确,实行全线上运行,依托智慧“财园信贷通”平台进行贷款申请、贷款管理、不良贷款代偿等业务全流程线上运行,线上审核程序资料可直接应用于代偿环节,无需重复提交相关代偿资料。四是坚守普惠定位。根据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政策要求,《意见》明确“财园信贷通”贷款按照0.5%的担保费率收取低担保费,相应实施贷款利率优惠,贷款利率上限由不超过同期限LPR上浮25%降低为上浮23%。同时,鼓励合作银行对符合条件的“1269”行动计划重点产业链企业予以利率优惠。
(来源:江西省人民政府网站)
浙江:全国首笔跨境金融服务平台衍生品担保增信签约试点业务落地
在国家外汇管理局指导下,国家外汇管理局浙江省分局落地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应用场景衍生品业务担保增信签约”功能试点,通过与浙江省担保集团“数智浙担”系统直连,提升银行、担保业务办理效率,帮助小微企业更便利、更低成本获取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全国首笔线上“衍生品业务担保增信签约”业务在绍兴某纺织服装出口企业落地,从企业提出需求到签约仅用时1天。双方系统直连推出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应用场景“衍生品业务担保增信签约”试点功能,实现了银行和担保之间关于衍生品业务的全线上交互,银担双方外汇业务效率大大提升,也为外贸企业提供了手续便捷。
(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
浙江:浙江省首笔AI数据资产质押融资落地
交通银行浙江省分行成功落地浙江省人工智能行业首笔数据资产质押融资业务,为专精特新企业浙江连信科技有限公司提供1000万元授信支持。针对连信科技这类典型的成长型科技企业轻资产运营的显著特征,交行浙江省分行科技金融专班协同杭州杭大路支行,创新设计了“数据资产质押+政策性担保”的复合增信方案。一方面,依托杭州数据交易所的数据产品登记功能及专业评估机构估值,成功将企业数据资源转化为可量化、可质押的金融标的;另一方面,联动杭州市融资担保集团的“专精特新贷”专项产品,构建起服务科技型企业的新型风险分担机制,为“轻资产、重数据”的科技型企业开辟了一条强担保、低成本的全新融资路径。在业务落地的过程中,交行浙江省分行与杭州数据交易所、杭州市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及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深度协同,构建了“金融+技术+政策+专业”的四方合作机制,通过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实施差异化授信政策,共同构建了“数据资产价值评估-质押融资-风险缓释”的全流程服务体系,实现了从价值评估到资金投放的全流程高效对接,有效破解了科技型企业普遍面临的“数据资产价值认定难、质押登记难、风险管控难”等融资困境。
附件: